秋风轻拂,太行山初染秋色。9月26日,来自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的四十余名记者齐聚河北平山,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沕沕水金秋采风之旅。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沕沕水瀑布上,映出一道绚丽的彩虹。采风团的记者们早已架起"长枪短炮",记录下这动人一刻。"这里的秋色比想象中更加震撼!"一位来自北京的记者感叹道。
此次采风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媒体记者们不仅作为观察者,更作为参与者,深度感受沕沕水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沉浸式体验:从日出到日落的深度体验
采风团的游览行程经过精心设计,让记者们得以全方位感受沕沕水的秋日之美。
站在新修建的观景平台上,只见群山层林尽染,晨雾在山谷间缓缓流动。"这样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捕捉到最独特的光影效果。"一位摄影记者边说边调整着相机参数。
期间,采风团参与了景区的民俗体验活动。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记者们亲手制作剪纸、编织工艺品,感受太行山区的传统文化魅力。傍晚时分,大家围坐在农家院落,品尝地道的山野美食,聆听当地老人讲述沕沕水的红色历史。
沿途,护林员详细介绍了景区内的植被分布和生态保护措施。"这种深度体验让我们对景区的生态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位来自环保类媒体的记者表示。
多重体验: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
此次采风活动特别注重让记者们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沕沕水的独特魅力。
在百丈飞瀑景区,记者们不仅用镜头记录瀑布的壮观景象,还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水流冲击岩石的轰鸣声。"这种全方位的感受让我们能够写出更有温度的报道。"一位文字记者在采访本上认真记录着感受。
红色发电厂旧址的参观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站在朱德总司令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一位年轻记者动情地说。
最让记者们难忘的是夜游沕沕水的体验。在专业灯光师的打造下,夜晚的沕沕水呈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神秘美感。"这样的体验让我们看到了景区发展的无限可能。"一位旅游专栏作家评价道。
媒体视角:用专业眼光发现别样之美
作为专业媒体人,采风团成员用独特的视角发掘着沕沕水的别样之美。
央视纪录片团队的导演表示:"我们发现了很多适合拍摄的绝佳机位,计划制作一部关于沕沕水四季风光的纪录片。"
人民日报记者则更关注文旅融合发展:"这里将红色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深入报道。"
新媒体记者们则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实时分享采风见闻。"我们在抖音平台的直播吸引了数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网友们都表示要来实地体验。"一位新媒体记者兴奋地说。
创新传播:全媒体展现景区魅力
此次采风活动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尝试。
采风团成立了"融媒体工作室",根据不同媒体特点定制报道方案。传统媒体侧重深度报道,新媒体平台则主打短视频和互动内容。
"我们计划推出'云游沕沕水'系列直播,让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欣赏这里的美景。"一位网络媒体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采风团还策划了"我眼中的沕沕水"主题征集活动,邀请游客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形成二次传播效应。"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更能打动人心。"活动策划人表示。
夕阳西下,采风活动接近尾声。记者们的相机里存满了精彩瞬间,心中也装满了感动。
"这不仅仅是一次采风,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位记者在返程的大巴上感慨地说。其他记者也纷纷表示,将通过各自的平台,把沕沕水的美丽景色和动人故事传播给更多读者和观众。
随着采风活动的结束,一系列精彩报道即将陆续推出。届时,全国各地的读者和观众将通过媒体的镜头,共同感受沕沕水醉人的秋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上一篇:“S+2025地产行业信息大会”圆满落幕 资源整合行业新生态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