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中国不是过度金融化 而是金融深化不够
来源: 《财经》杂志 2017-08-09 19:41 点击:

  关键是做好底层资产 | 《财经》社评

  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时点上,一方面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一方面实体经济不少部门面临融资难融资贵;一方面闹资产荒,一方面各种高杠杆的金融产品泛滥;一方面宏观经济面临脱实向虚加剧,似乎已面临过度金融化的风险,另一方面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梗阻没有打通,中国经济总体而言还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

  金融市场乱象是实体经济扭曲的放大,而金融市场中的种种问题又加剧了实体经济的低效率和低回报。欲突破上述种种尴尬,人们需要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同时入手进行纠偏,既化解金融风险,又使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进而实现虚实相济,共生共荣。

  这中间的一个可行的突破点是提高优质金融产品的供给规模和效率。日前北大国发院教授黄益平指出,中国需要一个规模足够大、多产品的高效资产市场——它可以“吸洪”,遏制泛滥的流动性,从而抑制风险隐患的苗头。为此,人们需要提升市场的规模、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同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当然,一个规模足够大、产品足够丰富的金融市场不仅可以蓄洪防险,更能通过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

  但若要推出好的金融产品,首先要解决底层资产的问题,没有优质的底层资产,所谓的金融创新和市场的规模及产品丰富性都是无根之萍。而这反过来首先又直指作为底层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融资方式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有相当部分的银行理财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是地方债和问题公司贷款,定价机制不甚透明,回报率也缺乏坚实可持续的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虽历经多年市场化改革,但始终无法“摆脱”银政合作的压力和诱惑,需要为地方政府融资发挥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而中国的商业银行贷款要看担保和抵押,这就造成拥有有形资产做抵押的重工业和有国家担保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这些此前看似有着政治加持的信贷资产便呈现出种种变态,从而难以成为优质底层资产。

  接下来的悖论是,那些正在成为新增长点的有望提供优质底层资产的部门却因难以获得融资而被束缚住了发展的手脚。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教授日前指出,因为投资过多地进入重资产的企业,使得轻资产的企业(往往是偏消费品的、服务性的、创新型的,以及运用更多人力资本的企业)较难获得资金,发展较慢。

精华推荐

首页 | 国内新闻| 房产| 财经| 美食| 娱乐| 汽车| 教育| 健康| 图库| 创业| 科技| 民声| 扶贫

北京新闻网 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北京新闻网 () © 2012-201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