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金融业脱虚向实不是要压缩金融业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17-08-09 19:41 点击:

  下半年经济发展核心:稳市场稳信心

  □周子勋

  金融业“脱虚向实”不是要压缩金融业,而是要把实体经济发展起来,使金融资源更有效地向实体经济配置。把“脱虚向实”简化为降低金融业的增速和规模,是完全错误的。金融业不能保守,不能故步自封,还要是靠改革、靠开放来谋求发展。对此,有分析人士的概括很到位:现在的清理、整顿、监管,是为下一步金融业更好的发展而蓄势。

  由习总书记主持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与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相继在北京举行。高层多次强调把握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内在联系: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这给下半年的中国经济政策脉络定了调,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稳金融。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扩张势头惊人。数据显示,若以近三年的年化增速计,私募基金高达130%,基金子公司专户123%,基金公司专户74%,券商资管51%,均在50%以上。公募基金公司规模增速45%,信托业23%,保险20%,增速都远远高于GDP增速和M2增速。此外,银行业近三年的年化资产增速达15%,非银行机构资管规模高增长主要还是承接了银行业相关业务。

  高速扩张的背后是金融风险的积聚。伴着金融业的过度发展、过度创新,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累积了不少问题,这是各类显性、隐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更值得警惕的是,庞大的债务规模已成不良资产的温床。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部门负债占GDP的比重已攀升了130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非金融部门负债规模达205万亿,占GDP的比重为277%。从结构来看,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约为68%,居民部门债务约为45%,而非金融企业债务则高达164%。近些年,随着金融混业经营深化,跨市场、跨行业的业务形式逐渐复杂化,金融诈骗案件也与日增多,尤其还出现了利用信贷供需矛盾,为企业骗取贷款资金,从中抽成的“资金掮客”。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不良企业有着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但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更收紧了贷款的口子。借贷双方的供需矛盾,迫使企业愿意付出更多的融资成本,这为这类“资金掮客”提供了滋生的空间,并带来一系列流动性风险,扰乱了市场的资金配置。

  因此,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决策层将控制融资需求主体的扩张冲动放在首位,这更类似于“中性货币政策目标+紧缩信用扩张现实”的政策组合,对利率的平稳回落具有重要意义。

精华推荐

首页 | 国内新闻| 房产| 财经| 美食| 娱乐| 汽车| 教育| 健康| 图库| 创业| 科技| 民声| 扶贫

北京新闻网 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北京新闻网 () © 2012-201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