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淡马锡模式降温凸显国企改革新风向
来源: 时代周报 2017-08-09 19:41 点击:

  淡马锡模式降温凸显国企改革新风向

  向坤

  《上海证券报》近期报道说,国资委正计划将央企中淡马锡模式控股公司的数量限制在两三个以内,未来,央企规模可能缩减至80多家。而据《财新网》报道,国资委将不考虑继续扩大运营公司的试点范围,并认为推行淡马锡模式会加强中国经济的“虚假”投资—通过在现有资产间转移资金而产生利润,但无法生成新的经济活力。

  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当前的国企改革已到关键阶段。两年前,淡马锡模式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国企的改革方向。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是一家新加坡的投资公司,新加坡政府财政部对其拥有100%的股权。从最初的投资组合总值仅为3.54亿新元,到2013年的2150亿新元,自1974年成立以来,淡马锡控股的股东总回报率达到16%,被誉为国有资本运营的典范。

  淡马锡模式的核心是董事会制度,这一制度实现了政企分开和决策层同经理层的分开,成功证明了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做到跟私营企业一样有效率,这使得中国体制改革的设计者主动邀请淡马锡控股更深度地介入到中国来。2015年9月颁布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五次出现“管资本”的提法,国内号召学习淡马锡模式的呼声不断。但2016财年,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净值较上年减少240亿新元(约合1191亿元人民币),这是2009年以来淡马锡净值首次下降,说明淡马锡模式并非“常胜将军”,淡马锡模式是否真的合适中国国企改革?

  从经济环境来讲,中国和新加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中国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专业性运营团队也相对缺乏,加上大量的国有企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多元,如果国资委采取淡马锡模式,令所有的国企在少数几个运营平台流动,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不同国有企业的行业性质相差很大,同时也造成国有资本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约束力降低。此外,地方国有企业的对接也是难题。从当前的国资运营平台如诚通、国新来说,实际效果亦不是十分出色。

  纵观中国的国企改革,涉及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大量国有资产到资本布局的调整,绝非简单套用一个淡马锡模式就可以皆大欢喜的。而且,中国国企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防和经济安全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如载人航天、高速列车、西气东输等关键技术领域,这些都不是仅仅以经济效益衡量成败的。换句话说,中国可以多一家或者少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但是,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关系民生大计、完成特定功能的国企万万不可缺少。

精华推荐

首页 | 国内新闻| 房产| 财经| 美食| 娱乐| 汽车| 教育| 健康| 图库| 创业| 科技| 民声| 扶贫

北京新闻网 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北京新闻网 () © 2012-201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