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金融工作会议的七大信号 你就out了!
来源: 新浪综合 2017-08-09 19:41 点击:

  来源:海清FICC频道

  作者: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2017年7月14-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

  对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我们认为有七大重要信号,其中很多与此前的市场预期存在巨大差异,需要引起市场高度重视。

  一、会议规格“顶配”,“防风险”基调突出

  关于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规格,远高于以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往的金融工作会议是总理主持,本次则是由习近平主持,同时有五名政治局常委出席,规格空前,反映出政策层对本次会议的重视程度之高。

  本次会议的一个基调是“防风险”,无论是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定调,还是从对待资本项目可兑换、互联网金融等的理性态度,都能反映出高层的“防风险”的态度。

  本次会议是十九大之前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可以预计,会议中的一些重要表态与政策方针将成为“十九大”的内容。

  二、从“金融去杠杆”切换到“经济去杠杆”

  2016年底以来,特别是2017年4月以来,“去杠杆”的核心似乎是“金融去杠杆”,特别是以银行业为重点的一系列去杠杆严监管。但此次会议尽管是“金融工作会议”,对于“去杠杆”的提法确是“经济去杠杆”,这与市场的理解存在重大差异。

  此次会议通稿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反而,通稿中关于金融部门并未表示“去杠杆”,而是强调严监管。

  我们在2014年就提出,中国高杠杆率的根源,并不是金融体系,而是在于“僵尸企业”、地方政府等软约束主体。尽管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去杠杆方面,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但是2017年上半年“去杠杆”的重心却放在了金融部门,这很容易导致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控制金融体系总量+软约束主体融资黑洞=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

  我们认为,金融监管的核心是“加强监管以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是为了“去杠杆”。去杠杆应当更多的从“本源”去着手,而不是“舍本逐末”。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中国高杠杆率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精华推荐

首页 | 国内新闻| 房产| 财经| 美食| 娱乐| 汽车| 教育| 健康| 图库| 创业| 科技| 民声| 扶贫

北京新闻网 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北京新闻网 () © 2012-201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