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波动是否可以再大一些?
来源:微信公众号 会师话市
今年截至7月4日,在121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单日升(贬)值幅度不足千分之一的高达75天,占总交易日的62%。

最近常有朋友问笔者对最近人民币的大幅波动有何看法。笔者常常反问,您觉得人民币的波动真的配得上“大幅”这两个字吗?
人民币的波动究竟有多大?
其实略微做一下比较,就知道人民币的波动幅度真的很小。如下图所示,以日盘收盘价作为计算基准,今年截至7月4日,在121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单日升(贬)值幅度不足千分之一的高达75天,占总交易日的62%;而升(贬)值幅度大于千分之三的只有11天,仅占总交易日的9%;单升(贬)值幅度大于百分之一的更是一天都没有。

看一下美元指数的波动幅度,就更容易看出人民币的步伐是多么地谨小慎微。如下图所示,同样截至7月4日,在130个交易日中,美元指数单日升(贬)值幅度不足千分之一的仅有24天,占总交易日的18%;而升(贬)值幅度大于千分之三的则有58天,占总交易日的45%;单日升(贬)值幅度大于百分之一的也有4天。

再看看今年年初以来的总波幅,根据WIND数据,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最低触及6.9628,最高触及6.7590,高低落差为3%。而同期美元指数最高触及103.82,最低触及95.47,高低落差为9%。
大家别忘了,当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法定日间最大波幅为中间价上下2%。今年已经过去6个多月了,人民币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落差才3%,单纯从数字上看,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大幅”两个字来形容人民币的波动。
人民币应继续增强弹性
之所以我们觉得近期人民币的波动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人民币的历史波动过于微小,使得稍有略大一点的动作,就容易引得市场一片哗然。
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人民币双边波幅的扩大与波动频率的提高是大势所趋,令市场尽早适应相对较大的波动,有助于避免在遭遇外部冲击时出现极端的恐慌局面。2014年以来,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的泛滥,与市场极端不适应人民币较大幅度的双边波动不无联系。